(资料图片)
6月15日,企业上市培育发展论坛暨上海市科创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月启动仪式在上海举办。证券时报记者从论坛上获悉,目前,上海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累计入库企业达1841家,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占比40.6%,培育方向与科创板赛道定位保持一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在论坛致辞中表示,过去四年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以加速硬科技企业上市为核心目标,为众多科技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支持。通过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四个行业CTO社区,推动产业集群化,吸引了具有标志性意义和压舱石作用的头部领军企业选择科创板。
“面向未来,科创企业要努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当好牵引创新的‘出题者’,掌握自立自强的‘撒手锏’,抢占制胜未来的‘新赛道’。”谢文澜透露,下一步,上海市科委将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部门通力协作,强化制度供给,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鼓励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高质量创新支撑引领上海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黄丽宏回顾了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四年以来的发展情况,通过不断释放“向新力”,打造了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人才培养基地布局的建设,为企业登陆科创板助推“加速度”。通过不断集聚各类服务资源,打造政策辅导、融资授信、专家智库、科创赋能、专业辅导、企业社群6大类服务功能板块,助推企业加速上市。
黄丽宏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将强化市区联动,结合服务基地产业特色,加大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支持引导,汇聚更多优质科创服务机构和智库专家,加强重点领域技术交流和创新赋能,不断完善CTO社区建设,形成更活跃的创新生态。
西湖大学副校长、复星医药首席科学顾问许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之路展开分享,他提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有一条很长的路需要走,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与产业化存在着“两层皮”的问题。因此,科研成果要想实现产业化突围,不能仅依靠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还要与产业界结合,实现联合攻关、利益共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给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支持,更多的需要通过组织孵化和深度赋能,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搭建一个能在商业模式等层面给予科学家帮助的软实力支撑,进一步鼓励科学家和企业家一同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化之路。
活动现场,上海技术交易所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了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运营战略合作仪式。围绕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创板上市培育,上海技术交易所将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运营,为科创企业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跨行、开放、互通的生态圈资源。
同时,会上还举行了“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示范服务基地”授牌仪式。复星领智、深圳高科、枫林集团、同济科技园核心园和腾讯众创空间(上海)这五家服务基地将推动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全周期服务在本地区的系统化实施,发挥各基地产业优势及集聚效应,进一步围绕科技的深度孵化、科研集群,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有力的科创服务。
据悉,上海科创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月将于6月-7月集中开展示范服务基地路演活动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CTO社区产业私董会活动,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提供资源对接、IPO上市课程培训、行业信息分享等服务。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将继续以匠人精神钻研科创企业上市的专属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创造更有价值的未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