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精湛风采,育德艺英才
【资料图】
以赛促教、以赛促练
日前,第八届“田家炳杯”
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
教学技能竞赛落下帷幕
全国共有107所学校、294名选手参加决赛
共评出一等奖102名、二等奖192名
我校9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
其中,5位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
今天就和小诗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作为国内参赛学校最多、层次最高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参加比赛对于这些师范生而言,是向着三尺讲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备赛虽艰辛,磨砺促成长。为了成为好老师,他们全力以赴。
周文洁:“备赛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化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化学专业一等奖)
周文洁此前从未参加过师范生技能大赛,但在看到报名通知后,她便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在化学学院曾艳老师的鼓励下,周文洁参加了学院的选拔。虽然最初她并未被定为第一人选,但是在其中一位同学退赛后,她作为化学学院的代表登上了“田家炳杯”的赛场。
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刚开始“接棒”的周文洁心里没底。于是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她便以高强度的训练积极备赛。从教学内容到讲课方式,从案例示范到教具选择,每一个细节都经她反复思索和筛选,以确保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备赛过程中,周文洁得到了老师们的鼎力相助。曾艳老师针对周文洁的教姿教态、课堂互动性等方面进行了纠正,以确保用最好的面貌面对评委。化学学院张文华老师也在讲课的流畅性、师生的互动性等方面,给予了周文洁有针对性的建议。“老师们的耐心指导,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此前的不足。他们逐章逐句地帮助我梳理高中化学知识,让我对此前所学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试讲和磨课后,周文洁终于从容地走进比赛现场。
“
这是我的大学四年里参加过的规格最高的一次比赛,整个备赛的过程极大地提高我的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能够得到这样的锻炼,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
周文洁认为,本次参赛是一次新奇的体验,除了收获了一等奖的荣誉外,还在紧张的备赛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和教师教学素养的理解。
杨思璇:“尝试把多学科知识
融入教学设计中”
城市环境与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地理科学专业一等奖)
杨思璇平日里就很注重打磨自己教学技能。大学四年里,她积极参加各类师范生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杨思璇报名参加了本次“田家炳杯”比赛。经过学院的层层选拔,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代表学院参加教学技能竞赛的学生。
在回忆备赛经历时,杨思璇感慨道:“非常感谢备赛期间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他们的建议让我对学科的理解和教学的技能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常珊珊老师的指导之下,杨思璇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学科知识教学融为一体,加入到了教学设计之中.在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中,杨思璇遇到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杨国锋老师。杨老师指明她的PPT制作在趣味性上的不足,让她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以学生为本。“老师们的建议鞭辟入里,一针见血。他们带领着我从理论走入了实践,还让我从自己的小世界走出,开阔了视野。”
“
这次比赛让我发现了我的许多问题,这些都是在理论学习中无法注意到的。它帮助我提高了随机应变能力,也激励我继续学习和进步。
”
杨思璇觉得,参加此次比赛,可以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反之又能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她还触碰到真实课堂的一角。
邓钦祝:“找到适合自己的
教学方法很重要”
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英语专业一等奖)
邓钦祝比赛经验丰富。虽然此前参加过一系列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但她仍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得到外国语学院李正林老师和张丽君老师的鼓励后,邓钦祝代表学院报名参加了本次“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在备赛过程中,邓钦祝正在成都实习,无法参加学校集中组织的模拟训练,只能和指导老师线上沟通交流。张丽君老师向她提供了一系列资料,如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授课方法、优秀教案等。通过这些资料,邓钦祝了解到很多前沿理论,并据此一点点地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张丽君老师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邓钦祝的教案、讲课视频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鼓励她独立思考。“老师的批评一针见血,但同时会给我留出充分的空间自由发挥。有时某个问题我没能相通,老师就会耐心地反复讲解,直到我找到合适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止。”
“
“我觉得这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它能够激励我将来更从容地走上三尺讲台。”
”
这次比赛使邓钦祝了解了一系列前沿理论,得到了和其他优秀选手交流的机会,让她的教学技能“更上一层楼”。
逄佳昊:“吃透教材是讲好课的第一步”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历史学专业一等奖)
“
我觉得熟悉教材和讲课流程,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这是每一位立志走向教学岗位的师范生的责任。
”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逄佳昊怀着这样的信念,从选拔赛走到了决赛。
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逄佳昊反复分析教材;为了扩大知识面,他阅读了大量相关专著论文、在网上参加各类讲座;为了提升讲课能力,他参考了以往优秀选手的比赛经验,并反复研究一线教师的讲课视频。除了逄佳昊的个人努力外,历史文化学院的张雪老师,也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为了选出最好的课堂导入方式,逄佳昊拟定了多个方案,张老师对每一个方案都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在制作课件时,张老师和逄佳昊常常讨论问题直至凌晨;逄佳昊周末在微格教室训练,张老师也每每选择亲自到场指点。“张老师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她陪伴我一路走到了终点。”
参赛过程中,除了在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方面得到提升外,逄佳昊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选手。“在决赛候场时,大家互相交流备赛经验和教学心得,互相为对方加油打气。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我和这些优秀的同学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这样的经历令人难忘。”
熊泽坤:“老师们的悉心指导
让我走得更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物理学专业一等奖)
“
本次比赛是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我也从中获益良多。
”
本次“田家炳杯”决赛,赛制和以往有很大不同,现场比赛环境更加高压紧张。
虽然此前有过校赛和省赛的经验,但是熊泽坤仍不敢掉以轻心。他反复推敲自己的教学设计,打磨讲课内容,细致到走路的仪态、语气的轻重。同时他大量阅读专业资料,反复咀嚼每一个知识点,力求将其讲精讲透。“我成绩的取得其实还离不开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去年9月,为了更好地帮助参赛选手备赛,本科生院邀请了各个学科的校内外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指导。在现场,熊泽坤除了得到了物理学方面的专家指导外,还得到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的专家点评。这次现场指导,拓展了熊泽坤的眼界,而其他学科老师的点评,则整体提升了他对于物理这个学科的理解。
物理学院的谢丽、冯秀梅、乔翠兰三位老师,对熊泽坤帮助很大。“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谢丽老师特意邀请了学院优秀研究生对我的讲课进行打磨,在场的还有当时在华师参观学习的宁夏骨干教师团队。得到一线优秀教师点评的机会十分难得,我也从中获益良多。”
长期以来,我校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目标本位、以实践化取向改革课程体系、以立体化环境改革培养模式、以信息化支撑改革培养平台,创新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师范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专门成立了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与测试基地,形成了有标准、有制度、有指导、有考核、有成效的“五有”培训测试工作机制。
针对普通话、书写及书面表达、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实施、说课评课等技能,研制了普通话测试等多项标准和《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指导方案》,按照标准和方案每年训练人数达一万二千人次以上。
坚持举办“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每年承办“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技能竞赛”,为师范生提供技能训练和展示舞台,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职业技能训练长效机制,打造了“树师德、炼师能、展师风、铸师魂”的师范生活动品牌,促进了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
提升师范技能 培育师风师魂
华师师范生们始终践行着
“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
努力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未来,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华师青年们
全力以赴 不负青春
用奋斗书写着三尺讲台上的精彩人生!
标签: